要:安全是永恒的主題,是企業的生命線。員工自從進入企業開始,都必須接受安全培訓,提升對安全的認知水平。據統計,在企業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當中,人的不安全行為占七成以上,其中又以安全意識淡薄為主。企業安全培訓的效果對預防安全生產事故至關重要,因此,本文分析了企業安全培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,并提出了解決的對應措施。
0、引言
近年來,企業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經濟的高速發展,使我國一躍成為世界**大經濟體。實體企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,帶來的爆炸、火災、人生傷亡等安全事故的數量也在急劇增加,事故造成的損失也越來越嚴重。作為企業,安全是企業較大的福利。因此,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。
《安全生產法》明確指出:安全培訓不合格,不得上崗作業。企業的安全培訓通常采用集中上課,考試合格則認為安全培訓合格。這種培訓方式,員工在能力上、意識上都沒有
得到實質性的提高,往往得不到預期效果,流于形式。
本文將從企業的實際出發,分析企業安全培訓中存在的難度及不足之處,對提高安全培訓效果提出一些的對策措施。
1、企業安全培訓中存在的難點及不足之處
1.1員工從思想上忽視安全培訓
員工從思想上忽視安全培訓的主要表現有:在有些制造企業,員工寧愿占用安全培訓的時間用來多生產幾件產品;有些員工對年復一年機械重復的教育培訓感到枯燥、單調,反應麻木,積極性不高,員工甚至認為是浪費自己的時間;有些員工工作多年都未發生過安全事故,自認為經驗豐富,參不參加安全培訓無關緊要。
員工沒有從根上認識到安全培訓就是為了保護自己,總認為接受安全培訓是一項任務,為了完成任務才去被動接受安全培訓,不注重與生產實踐相結合。這樣,即使參加了安全培訓,也是左耳進右耳出,簽個到走走過場。
1.2企業管理層不重視安全培訓
安全培訓重員工、輕領導的情況嚴重。企業管理層不重視安全培訓,管理者參加安全培訓的意愿不強。究其原因,一是工作確實很忙,不愿擠出時間來參加培訓;二是領導架子作怪,對集中培訓積極性不高;三是有的管理人員認為自己能力強、技術好、經驗豐富,根本不需要參加培訓。實際上部分管理者自身安全素質低,缺乏應急處理能力,在處理安全事故時思路不清,違章指揮甚至帶頭違章,使事故萌芽狀態得不到有效遏制,從而釀成嚴重后果。
1.3業務繁忙,放棄安全培訓
部分企業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,業務量大,長期人手嚴重不足,管理者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業績和加強服務上來,對安全培訓進行拖延搪塞,借機避開培訓。時間一長,因工作忙成為放棄安全培訓的借口,部門領導為其開脫,較終導致普遍員工都不重視安全培訓。
1.4培訓形式單一,師資力量薄弱
安全培訓中通常采用“教師講,學員聽,考試測”傳統教
學模式,員工只能被動地接受安全培訓。
培訓教師主要是企業內部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,培訓過程中往往采用大量的安全理論或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,導致培訓內容空洞,指導意義不大;甚至個別的培訓人員,對生產現場的實際情況了解不深,照搬書本上的知識泛泛而談。
1.5針對性不強
企業部分的安全培訓采取集中式培訓,即將不同崗位的員工,不同部門的技術人員、管理人員和部門領導集中在一起進行安全培訓,采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參訓人員,往往需要面面俱到但又不深入。員工、技術人員、管理人員、部門領導的職責各有不同,對安全的需求也不盡相同,安全培訓人員未提前做好需求分析,培訓效果收效并不大1。
2、提高安全培訓效果的對策措施
2.1加強員工的思想引導
員工應該清楚:安全培訓是國家法規的要求,更是自身生活的需要。在當今社會,生命**,安全**,失去生命就失去一切。所以,無論是工作還是業余生活中,時刻牢記“安全**”的理念,隨時關注自己是否處于安全狀態下,讓自己處于相對安全的環境當中。要求每一位員工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,遵守各項規章制度,這才是自我保護的前提,這才是通往幸福生活和尊嚴的前提。
2.2完善培訓和考核制度
員工從進企業開始,應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培訓;從事特種作業和特殊工種的人員,應定期培訓取證;企業定期組織轉崗復崗安全培訓,“四新”安全培訓,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培訓,同類事故案例培訓等。每年培訓不少于24學時。對三級安全教育、轉(復)崗教育不合格的人員,一律不準先上崗后考核。對新上崗的干部,必須接受安全培訓并且經安全考核合格。
2.3培訓要有針對性
企業培訓部門(安全管理部門)要制定中長期安全培訓計劃和年度安全培訓計劃。針對崗位特點、培訓對象的教育經歷、季節性等之間的差異和員工需要培訓的內容,分期、分批次組織培訓。培訓之前需要進行深入調查,分析問題存在的根源,找出對應措施,培訓時才能根據理論結合生產實際,內容才不至于空洞。
2.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
企業要建立安全培訓教師庫,可從本企業一線員工和管理人員中選擇經驗豐富、善于談吐、頭腦靈活、安全素質高的人員中擔任兼職教師。并鼓勵深入基層現場,收集資料,了解現場情況,進行調查研究,不斷汲取新的技術,努力提高安全培訓水平。同時,可聘請單位技術方面的專家擔任兼職教師,以事故推演、案例分析等為背景組織研討,深入分析事故的原因及預防措施;另外,可聘請高校教師或本行業的專家分享先進的安全管理經驗。
2.5創新教育方式
①案例警示法。案例警示法就是要通過本企業(行業)曾經發生過的事故案例,分析事故產生的根本原因、事故發展的經過、事故造成的損失,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采取的防范措施。員工需從案例中得到啟發,吸取教訓,總結發生事故的原因和規律,強化自身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,有效地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。②典型示范法。班組成員之間可以輪流講安全。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或相關的案例,對班組成員講解安全。在工作中可能發生的未遂事件,要求其他成員在完成類似事情時需要注意的事項。使大家達成共識,營造“人人關注安全”的氛圍。③活動滲透法。以安全為前提,通過開展安全知識競賽(演講)、專題討論、桌面演練、演練等形式多樣的安全主題、專題活動,讓安全教育融于活動當中,以增強員工安全意識(安全素質)。④互動培訓法。培訓過程中,以一名員丁進行實際操作,其他人員進行觀摩。操作結束后,其他員工對該員工的操作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點評。然后輪換進行。互動培訓法較大的好處是將枯燥乏味的安全原理,通過活動的形式展現出來_7_。在點評他人的同時,自己也在學習,共同提高安全管理知識。⑤情感教育法。情感教育法是通過父母的安全心、妻子的安全情、兒女的安全愿I8_,打動員工永遠安全的心靈,認清自己肩上的責任。由被動的“要我安全”到主動的“我要安全”,才能產生質的轉變。
3、結束語
綜上所述,安全生產不僅關系到企業、職工,更關系到其背后的社會責任。企業只有做好安全培訓工作,提升員工安全意識、安全技能及應急處置水平,才能更好預防和避免事故,促使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上升一個臺階。